close



  隔震,顧名思義,就是隔離地震,從而減少地震對建築物的損傷。隔震工程由於地震的頻繁發生,結構的隔震技術由來已久[1]。隔震技術通常都是在建築物和其底部的某個適當位置安裝一些耗能元件,來耗散地震能量,從而減少建築物在地震作用下的響應。

  傳統的建築抗震設計主要是將建築物設計成延性結構,通過構造措施使結構中的梁柱構件出現塑性鉸整個結構形成一種耗結構補強能機構;或是通過加設抗側構件(如支撐剪力牆等)提高結構的抗側剛度,從而減小建築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來保證結構不被破壞。但與此同時因為需要增加結構的剛度,從而會導致結構自身質量無可避免地增加,致使地震力增加,導致經濟效益下降。眾多結構在歷經多次自然災害的作用下證實,傳統的抗震設計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2]。結構振動控制技術改變了這種采用承重結構直接抵抗災害作用的方法;而是通過在結構的一些關鍵位置(如支撐,剪力牆,節點,聯結縫,樓層空間,相鄰建築物,主附結構)安裝耗能裝置,在發生振動時,通過耗能裝置的產生的摩LRB隔震墊擦,彎曲的彈塑性滯回變形來耗散或吸收振動時所輸入的能量,以減小主體結構的動力響應。在地震或風災作用下,耗能裝置會率先進入工作狀態,為主結構提供較大的阻尼,使主體結構不需要產生塑性變形,從而保證了結構在地震和強風作用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1、早期的隔震研究基礎隔震的這個概念最早是日本的河合浩藏[2]在1881年日本《建築雜志》的“地震時不受大震動的結構”一文中提出的。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一種在地震時,不會發生震動的房屋,具體做法是,把幾層交錯的圓木作為混凝土的基礎,再在混凝土上建造的房子。這個做法就是最早期隔震的思想,本質上跟現代隔震理念是一致的。之後,各國都開始了對隔震技術的深入研究[3],如德國的Jacob Bechtold在1906年提出了建造具有隔震作用房屋的一些想法[4];英國J、A、Calantarients 在1909年利用滑石或雲母作隔震層;而在1921年,F、L懷特設計了被人稱為最早的隔震建築帝國飯店,並在日本的東京建成,並成功地在1923年中的關東大地震中成功地經受住嚴重的地震考驗,但是屹立不倒。

  2、 現代隔震技術的發展階段在上世紀60年起,世界各國加大了對隔震技術的研究,逐漸形成了現代的隔震技術。被認為最早的利用現代隔震技術的建築是在1969 年建成南斯拉夫的貝斯特洛奇小學,它采用了純天然橡膠所制成的隔震支座。之後,新西蘭的學者W、H、Robinson 成功研制成鉛芯橡膠支座,極大地加速了隔震技術的發展。由於有著良好耗能性能的隔震元件,隔震技術的應用範圍被大大地拓展,多被用於建築物與橋梁方面。美國在鋼板補強1985年建成了美國首座隔震建築,也是世界第一座利用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的建築的建築物。之後,隨著各國的的深入研究,隔震技術進入了成熟階段。

  3、 隔震技術的成熟階段橡膠支座由於在1994年的洛杉磯北嶺地震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表現出卓越的隔震性能,國際上興起了對隔震深入研究的潮流。隨後,各個國家都陸續推出有關詳盡的隔震設計規範和隔震支座質量標准,使得隔震元件生產朝著工業化進行。之後30年裡,以各種隔震基礎的現代主流隔震技術得到系統性的研究,經過不斷的試驗,研究,再到工程實踐,使現代隔震技術不斷完善和配套。

  4、 我國的隔震技術研究與發展史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對建築隔震技術的研究逐漸重視。在國家的“八五”科技攻關項目中,哈爾濱建築大學完成了對隔震技術的一系列研究:從橡膠支座產品開發到生產再到產品施工應用。90年代初,為了擴大隔震產品的應用,周錫元等人根據工程應用隔震工程,對橡膠支座的穩定性與臨界荷載,以及橡膠支座在串聯時的水平剛度計算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簡化了其計算方法。在1993年,汕頭建成了我國第一棟由橡膠隔震支座的8層鋼筋混凝土框架隔震建築。2001年,我國首次將隔震技術相關規定納入抗震規範,為後續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隔震工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ejjdd125 的頭像
    kiejjdd125

    休閒好去處-民宿

    kiejjdd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