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展示軟性印表機技術最新成果
未來智慧型手持裝置將朝輕、薄、耐衝擊、可摺疊方向發展,軟性顯印表機印表機示器的角色舉足輕重。工研院日前舉行「2012年軟性顯示與電子技術交流會」,於會中發表最新的OLED制程驗證平台及透明顯示器等最新成果。
工研院的「2012年軟性顯示與電子技術交流會」邀請多位國內智慧手持裝置專家以「因應智慧新紀元探討台灣產業新契機」為主題進行高峰論壇,有華碩電腦副總裁葉嗣平、宏達電副林信芳、微軟副葉怡君、聯訊創投周德虔、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等,分別從產業界實務經驗,創投機構對市場商機的敏說觀察及研究機構的前瞻研發經驗,影印機探討收銀機如何因應顯示器發展新紀元,創造台灣產業新契機。
同打卡鐘時,也邀請ICT大廠專家發表演說,包括友達光電移動產品事業群吳大剛、Display Search大中華區謝勤益,對未來智慧手持裝置之應用,探討下一波智慧手持裝置的最新趨勢與商機。
經濟部技術處表影印機示,政府將持續深化平面顯示器等主力產業之競爭力與高值化,提升產品等級與技術水准。以創收銀機新技術協助現有顯示設備升級,加速軟性顯示應用產品生產,縮短廠商研發時程並為廠商節省轉型軟性顯示技術發展之鉅額投資成本。同時,進一步透過產學研技術能量與分工,建立國內技術自主化,貫穿上中下游產打卡鐘業鏈,加速產業化。
針對顯示器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表示,近年來顯示器技術進展迅速,從不斷追求薄型化、省電到朝向「透明」、「軟性」等新型態,一直持續傳真機發展。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最新開發完成傳真機的超薄玻璃連續卷曲生產技術與開發中的OLED制程驗證平台,是推動下世代顯示器產業關鍵技術。由於台灣擁有完整的ICT產業鏈,並掌握AMOLED部份材料、設備及制程等供應鏈資源,因此噴印機具備發展軟性顯器的絕佳條件。
程章林強調,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由工研院建立的OLED制程驗證平台,可進行370X470mm基板之OLED蒸鍍與封裝制程,符合上發光、下發光或透明OLED顯示技術之需求,且面板最大尺寸可達20寸的OLED樣品。與OLED有關的材料與設備業者,均可透過此平台驗證新技術或產品效能,甚至能提供軟性AMOLED雛型品給品牌系統廠商整合,以驗證軟性顯示的創新產品應用,預計將大幅提高產業自主開發能力。2013年第三季起開始對業界提供驗證服務,也是國內第一個可協助產業界進行OLED相關制程驗證的完整服務平台。
另一項「超薄玻璃連續卷曲生產技術」的完成,讓未來顯示器使用的玻璃螢幕也能像印報紙般,以滾筒式連續卷曲方噴印機式生產;獨特的「連續卷軸式制程技術」是全球首次成功針對可撓式「玻璃」開發的制程,突破設備與制程整合的技術瓶頸,以穩定傳輸機構及精准對位,將超薄可撓玻璃基板進行卷對卷生產,取代傳統枚葉式(sheettosheet)生產模式,預期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是兼具綠色制造與成本優勢的新世代制程方案。
- Jan 16 Wed 2013 09:15
工研院展示軟性印表機技術最新成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