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廟東配殿後牆受積水浸泡損壞
位於省城迎澤區廟前街36號的明代建築關帝廟,即太原關帝廟大關帝廟,東配殿後牆部分受損,至今已一個多月,初步分析受損原因與周邊積水導致地基下沉有關。今日上午,秋雨綿綿,關帝廟東配殿後牆外繼續積水,廟前社區居民撥打本報社區熱線稱,他們擔心這樣台中關帝廟繼續下去古建築牆壁不安全。
上午11時許,在大關帝廟東側看到了古建築受損的後牆。屋頂上出現一段長約1米左右的凹陷,上面的琉璃瓦搖搖欲墜,在凹陷的飛檐下還有一段受損面。牆角下,有少許已經墜落的磚。
這面古建築牆體長約20米、高約8米,牆壁上6根長達6米的鐵棍,與地面形成三角形狀固定支撐。距離牆壁外1米處已經拉起圍擋警戒,圍擋外可見20多平方米的積水坑。在古建築的牆壁外,兩面網路拜拜提醒危牆的警示牌格台中財神廟外醒補財庫方法目。
緊鄰著大關帝廟東配殿旁,居住著三四戶人家。一位賈姓居民告訴,這面牆壁出現問題後,太原市關帝廟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曾多次上門,挨家挨戶提醒居民盡量繞道行走確保安全。
廟前社區居民韓先生稱,因為每天接送孩子都要經過這裡,他為這面牆揪心了很長時間。在他看來,積水過多不利於古建築有效排水,如果僅憑鐵棍支撐並不是長久的辦法。
對此,太原市關帝廟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各級文物主管部門都非常關注此事,正在積極准備搶修。據介紹,位於廟前街的關帝廟,即太原大關帝廟,是明 代建築為主的明清建築群。同時,它也是太原市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關帝廟建築群。其中,東配殿屬於清代建築,其內無可移動的文物,屬於古建築。
7月底,大關帝廟東配殿外牆部分受損,工作人員發現古建築險情當天,就請來了文物修護專業人員,通過地下打樁、使用鐵棍支撐等多種方式,對古建築外牆 地基、飛檐等進行了緊急固定。同時,經過專業人員分析,緊鄰東配殿外側的平房區無下水,積水長期淤積,再加上今年雨水多等原因,導致地基逐步下陷,呈現出 部分飛檐凹陷和牆壁受損的情況。“其實,東配殿有柱體支撐,實際受損情況並沒有牆壁受損看上去嚴重。”工作人員說,上級撥付的維修經費已經到位,原本這幾 天就要開工,正好碰上了下雨,考慮到施工人員安全,等天晴了就開工搶修。此外,本次搶修將從地基部分開始修繕,完全在原有的補財庫建築基礎上進行,使用拆卸下來的磚瓦,確保修舊如舊,同時還將在牆體外側做散水,設置排水系統,確保地基不再被浸泡。
- Sep 11 Tue 2012 08:59
關帝廟東配殿後牆受積水浸泡損壞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